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奇楠木语博主等级

行动起来,活在当下

  • 累计撰写 140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95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1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转载 : 有种忽悠,叫中国式辩证法!

Administrator
2020-03-27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84 阅读 / 5657 字

转载自 : 逼乎
近来因为某剧的火热,“无能的清官和能干的贪官”这中国特有的辩证议题又重新活跃在天朝的局域网上。

这让我想起12年帝都的那场大雨,一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际大都市居然看海了,甚至还有市民被淹没在车中死亡。全社会上下对帝都的城市建设提出了剧烈批评。

当时就有一个官媒跳出来洗地说:纽约大雨停电停了三天,居民点着蜡烛生活;北京虽然看海,但你们好歹还有电用能窝在家里上网啊,知足了吧你们,你们是宁愿要一个不积水但不能刷微博的城市,还是积水但爱干嘛干嘛的城市?

很多人没细想,觉得这么说也有点道理呀。

但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:为什么我们不能要一个既不积水,又能有电有wifi的城市?

这就是典型的逻辑谬误。

它创造两个对立的概念逼迫人选择,却故意隐藏了这两个选项之外,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选项。

这种逻辑的核心在于创造虚假的对立,以营造其中一个选项虽然困难,但必须被选的合理性。

殊不知,当我们发现更多选项时,这种诡异的对立根本不存在。

回到“无能的清官和能干的贪官”这问题上也一样,凭什么我们必须在无能的清官和腐败的能吏之间做选择?

凭什么我们不能选择能干的清官?凭什么我们不能选择精干高效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,必须要屈居在能干和腐败的怪圈之间?
你说呢?你选哪个?

这样的逻辑谬误绝不是孤例,曾记得前些年日人民报就发了一篇社论《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》,把批评腐败的网民定性为“极端分子”。社论的结尾还特地强调了,要用“辩证的思维”看待问题。

一个无敌的句式从此在局域网诞生——你要辩证的看问题。

当我们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时,总有个故作老成的人充满智力优越感的说:你要辩证的看问题,民主不是万能的,民主有民主的缺陷……

当我们说强拆是个坏东西时,那个“智者”又跑出来说:你要辩证的看问题,强拆有强拆的作用,不强拆怎么发展……

当我们批评官员的腐败风气时,“智者”又开口了:你要辩证的看问题,官员也很不容易,他们也要GDP。

哦,对了,“你要辩证的看问题”还有个一样无敌的姊妹句式——“你太偏激了”。
难怪当代思想家顾准曾总结说:“中国人是天生的辩证法家”。
可是顾准又说“辩证法把中国人坑害苦了”。

这是咋回事?

因为当我们为假、丑、恶不安时,一“辩证”就释然了。

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假丑恶,有些假丑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,或者我们就参与其中。如果我们批评或抵触假丑恶,可能会对自己不利;而不批评不抵触,自己内心又不安。
这时候,“辩证法”就派上用场了。

中国式辩证法告诉我们,只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,去“全面的”看待假丑恶,那么你会发现假中有真、丑中有美、恶中有善。

贪污让人痛恨,可贪污也是经济的润滑剂;强拆是惨烈,但没有大拆大建哪来让我们骄傲的市容市貌……

就这么一“辩证”,我们发现不但原来认为的假丑恶没那么糟糕了,甚至面目可爱起来,简直能成为真善美了。

张艺谋不就在《英雄》中通过“辩证”的思维把暴君捧为英雄了吗?所以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心安理得的?

所以,中国式的“辩证法”是犬儒的最爱。
所谓儒,就是知识分子;所谓犬儒,就是像狗一样的奴才知识分子。知识分子本该是道义的坚守者,无奈上面要指鹿为马,知识分子该怎么办?

坚持“鹿不是马”,要掉脑袋;而难得糊涂,才能明哲保身。
中国式“辩证法”正是这样一门“糊涂”学问。

被誉为“中国古代辩证法”的老庄哲学,有不少这类说法:“物无非彼,物无非是。”“彼出于是,是亦因彼。”“方可方不可,方不可方可;因是因非,因非因是。”

(见《庄子·内篇·齐物论》)

在庄子看来,马亦鹿也,鹿亦马也,所谓“万物一齐”也。

于是知识分子们释然了:你指鹿为马,我难得糊涂,“不谴是非,以与世俗处”。从此天人合一,人畜不分,糊里糊涂就得到了生命的大和谐。

更厉害的是“辩证的看问题”发展到高级阶段后,你连发表观点的必要都没了。

在“方舟子打假唐骏”时,就有一位深得中国式辩证法精髓的砖家说:“方说非黑即白,看来其完全不懂辩证法。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,黑中有白,白中有黑,方却一口咬定他就是白,唐就是黑,连对立统一规律都不懂。”

你看看,遇到更大的“智慧”,你发现其实说什么观点都是多余的,反正“黑中有白,白中有黑”,进一步“善中有恶,恶中有善”,最后“是中有非,非中有是”,所以“是非”并不分明,甚至有人直接说本就无所谓“是非”,我们还能废什么话呀?

尽管辩证法作为一个哲学概念,有丰富的内涵,但公认的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论。

教科书上说,对立统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,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,又相互统一。

事实上,这里的“一切事物”指的是“一切连续性的概念”,比如高度、数量、面积、价值。拿高度来说,包含高和矮两个方面,高矮对立,但没有高就无所谓矮,没有矮就无所谓高,而且随着标准的变化,原来高的以后可能变成矮的,反之亦然,这就叫两个方面的统一性。

如果辩证法仅仅是指上述这样的哲学概念,那么无错,更无害。
中国人理解的“辩证法”,却是抓住“一切”、“两个方面”、“统一性”等字眼大做文章。

就拿 “唐骏造假了”做例子吧,这本来是个事实判断,根本不是个“连续性的概念”,不适用辩证法,更不存在“两个方面”的问题。

再比如“唐骏造假的价值如何”,这是个价值判断,对一件事做价值判断必然可以判断出好和坏两个方面,但“唐骏造假的价值如何”同样不是个“连续性的概念”,也不适用于辩证法。

唐骏造假的正面价值——激励了年轻人,和负面价值——损害诚信,二者根本是两回事,不存在什么“统一性”。

但是,中国人的“辩证法”却认为,既然“一切事物”都有“两个方面”,那么“唐骏造假了”肯定也有两个方面,然而这两个方面是什么?你总不能说唐骏既造假也没有造假吧?

于是“聪明”的中国人继续挖掘,发现做价值判断总是能找到“两个方面”,于是就以价值判断的多样性来混淆事实判断的单一性,在我们指出唐骏造假这个事实时,在旁边一个劲说“唐骏造假的积极意义”。

好吧,既然你要做价值判断,那我们就来谈谈唐骏造假的负面作用。

这时候,“聪明”的中国人又拿出了“统一性”法宝,把两个逻辑上不相干的事情“统一”到一个逻辑下,以“唐骏激励了年轻人”来否定“唐骏损害了诚信”,如此“鸡同鸭讲”(实际上这种“鸡同鸭讲”普遍的出现在中国的各种辩论比赛中,这种比赛的题目设置往往就是要求选手们“鸡同鸭讲”)。

好吧,既然你要讲“统一”,那么我们从整体来看,“唐骏损害了诚信”之恶还是超过了“唐骏激励了年轻人”之善吧?所以唐骏造假的整体价值仍是恶的。

这时候“聪明”的中国人又绕了回去——“你不要太偏激了,毕竟人家唐骏激励了年轻人,你自己又有什么贡献……”。

所以中国人的“辩证法”就是种以价值判断混淆事实判断、让逻辑上不相干的价值左右互搏、以局部的价值否定整体的价值的诡辩术。

中国式辩证法为什么这么流行?因为,中国缺乏逻辑学。

中国的文化的源头没有出过亚里斯多德式的人物。中国第一个真正的逻辑学家是当代学者金岳霖,而且他也是从美国的大学里学得的逻辑学,他的逻辑学著作《逻辑》、《知识论》的问世,中国才算是有了真正的逻辑学。

一个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民族,什么混帐逻辑,混帐思维都会横行天下。中国数千年来的一治一乱,每个政权都出自枪杆子。

正是因为缺乏了逻辑的民族,自然就会缺乏论理的能力,暴力滋生的地方,道理就自然消失,而逻辑也就变得没有必要了。

自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之后,本来是好好学习西方逻辑思维的好时机,无奈,中国千年酱缸文化的巨大传染性与巨大惯性,在中国最需要科学、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,不合时宜地又引进了德国黑格尔、马克思的辩证法。

这辩证法本来建立在西方逻辑学的基础上,问题还不大,毕竟他们有着千年的逻辑基础,人们在使用辩证法的时候,不至于昏暗到分不清黑白,看不清天地。

但是,来到中国就不同了。

这种似是而非的辩证法思维,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,一拍即合,在中国的昏庸文化之上,再来一点和稀泥的西洋法术。因此,在中国由上至下,通过教育,世代相传的一套标准的忽悠大法就这样横空出世啦。

忽悠到如今,弄得整个社会,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也就是你的,天就是地,地也是天,白就是黑,黑也就是白。即使罪恶滔天,那也是前进中的曲折。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。犯再大的错误,也只是光明道路上的一小段曲折。一切都是相对的,一切都可以调和折中。

因此,在中国富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,常常就是危险分子,难怪郑板桥总结自己的一生,得出活在中国必须要学会“难得糊涂”,才能够安全地生存下去的人生经验。

在一个都吸烟的人群里,不吸烟你就是有病;

在一个满地都跪着的人群眼里,站着你就是有病;

在一个梳大辫子的清王朝,剪辫子你就是有病;

在都高唱赞歌的地方,唱反调你就是有病;

在周围都在昧良心圈钱的环境里,清廉你就是有病;

在大家都在沉睡的时候,唤醒别人你就是有病。

在一个上上下下都稀里糊涂的国家,你讲什么逻辑啊,不是你有病,谁有病?

做公众号差不多一年,号被封了2个,文章几乎天天写,也几乎每天都能从留言看到诸如“你看问题太不客观了吧…太主观了吧…太不全面、太片面了吧、你太偏激了…你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!”

上面这些话,也几乎从每个初中文化水平以上中国人的嘴里都能听到,也几乎成了从高官硕学到贩夫走卒的口头禅。

不熟悉中国的人还以为中国人个个是哲学家呢。

今天就索性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吧:

我家屋后有个垃圾堆,有一天来了一只丧家的野狗。它对其他东西看也不看,‘喀哧’一口,咬住一块骨头。这毫不奇怪,因为所有的狗都会这样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对于没有学过唯物辩证法的一只狗来说,它是怎么知道这块骨头就是‘精华’,垃圾堆里除了骨头以外,还有砖头、铁块、破水桶等等糟粕,它为什么只要骨头这个精华呢?它怎么知道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?

难道它天天看日人民报自学的?

所以说,其实是连一只丧家的野狗早就知道的东西,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听他们用辩证法的忽悠?

唯一的解释就是:辩证法已经成功地把你变成了一个傻瓜。

0

评论区